電子書EPUB/PDF「健康不平等」繁體 工作、居住地、教育環境以及人際關係如何影響你我的健康 Well : What We Need to Talk About When We Talk About Health 山卓.格列亞

$4.00

 

 

Clear
SKU: N/A Categories: ,
我要分享出去

Description

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的定義,健康是「生理、心理與社會層面的安適,不僅只是免於疾病或衰弱的狀態」。不過,一般民眾在提到健康問題時,多半先想到養生或運動,或是當今有哪些醫療或藥物發展。事實上,健康是取決於眾多的社會與經濟因素。

舉例來說,居住在教育資源少、空污嚴重、公共設施少、難以買到生鮮食物的地區,不僅一出生健康受到影響,甚至連下一代陷入同樣的困境。以臺灣為例,住在劣勢地區的三十至七十歲男性,癌症死亡率比住在優勢區高出百分之五十。這些弱勢族群還會被污名化,認為是不夠照顧自己才會生病。

民眾之所以會忽略環境對健康的影響,是因為堅信「健康純粹是個人問題」,但結果整個國家的醫療支出越來越高,但是全體人民沒有變得更健康。臺灣每年花五千四百億的醫療健康經費,百分之九十七都花在治病,只有百分之三在預防;癌症、糖尿病、憂鬱症對國人的威脅越來越高。

尤其在二○二○年,新冠肺炎重創全球,世人更加體認到,健康狀況取決於眾多外部因素,沒人可以獨善其身。必須先改變觀念,才能知道如何談論健康、改善健康。作者格利亞教授目前是波士頓大學公衛學院院長,為了讓民眾重新理解這個議題,他列出二十個主題,包括經濟、政治、社會、環境以及大眾心理,舉例而言

經濟:在美國,比起最低層百分之一的窮人,金字塔頂端百分之一的富人能多活十至十五年。
政治:無論是含糖飲料規定,或是瘦肉精使用的標準,我們選出的民意代表會決定所有人的健康。
社會:孤獨對健康的負面影響,與抽菸或喝酒相去不遠;老人與弱勢族都會被迫住在環境不佳的地區。
環境:在二○○四年的南亞海嘯跟二○一七年的大西洋颶風災情中,窮人都是首當其衝的受害者。
大眾心理:如果沒有同情心,人們就很容易被自利心所影響,不想再花錢去打造公共設施來促進全民健康。

透過各章生動、簡明的例證與說明,作者希望讀者體認到,所謂的健康人生,是活在低風險、支持功能完整的社會環境,並且有機會發揮自己的人生潛能。本書也提醒我們,在疾病肆虐、人與人依存度越來越高的今日,不論我們身處何處,其實都屬於「健康的共同體」。

 

作者簡介

山卓.格列亞(Sandro Galea)

波士頓大學公衛學院院長,《時代雜誌》讚譽為「知識界的開創者」,路透社稱他「擁有世上最具影響力的科學心靈」。他出生在馬爾他島,曾經在無國界醫師團服務,並先後於哥倫比亞大學、密西根大學以及紐約醫學研究院任職。

2019年格列亞到臺灣參加第一屆「ASPPH亞洲學術區域會議」,並與陳建仁院士一同參與座談。《健康不平等》是他第一本為大眾所寫的公衛入門書籍。

 

此書為EPUB/PDF電子書
下單後會24小時內發送這本書到您的郵箱,
所以務必填好您下單後給我們您的電郵
謝謝。

 

Additional information

格式

EPUB, PDF

Reviews

There are no reviews yet.

Be the first to review “電子書EPUB/PDF「健康不平等」繁體 工作、居住地、教育環境以及人際關係如何影響你我的健康 Well : What We Need to Talk About When We Talk About Health 山卓.格列亞”